朱明喜:武漢機場線走出的“創效功臣”
袁婧 張璽
他,是城軌公司出了名的創效先鋒,從基層崗位一步一個腳印走來;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干練的作風投身公司生產經營工作。他就是近期被中國鐵建評為“創效功臣”的實干家——朱明喜。
參加工作十多年來,朱明喜先后參與了甬臺溫高鐵、石武高鐵及武漢地鐵2、3、7號線等多項重難點工程建設。而在眾多攻堅克難的“故事”里,武漢機場線項目的創效經歷卻讓人最為難忘。
背水一戰,挑戰施工“不可能”
2014年10月,中鐵十一局集團中標武漢機場線土建BT項目,城軌公司承擔其中一個車站和四條盾構區間的施工任務。全長14公里的盾構,不僅面臨著溶洞、塊石等復雜地質風險,還將下穿寬達600米的河道、燃氣管道和高壓鐵塔等障礙物?!?8個月工期”“公司最長盾構”一時間,該項目被貼上了許多令人望而生畏的標簽。
就在這時,時任武漢地鐵3號線項目常務副經理的朱明喜,剛帶領上千人出色完成了武漢最大換乘站宏圖大道站的施工任務。敢闖敢拼的性格和突出的業務能力為朱明喜在武漢片區樹立起了良好的業績口碑。在新項目即將上場之際,不到30歲的他,再度被委以重任,擔任武漢機場線BT項目三分部項目經理。
就這樣,這個戴著一副半框眼睛,皮膚黝黑的年輕人,帶領著一群與之年齡相仿的小伙兒接受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在盤龍古城上演了一場項目精細化管理與經營創效的出彩“戲碼”。
物盡其用,成本降造“不降效”
18個月的時間,1座車站加14公里隧道,怎么干?初來乍到,朱明喜決定先從工籌下手。經過對常規盾構機掘進速度的測算,以及充分了解材料供應時效性和長距離隧道對施工效率的影響,朱明喜得出的結論是:至少需同時投入10臺盾構機,才能在合同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
“按照合同約定,推遲一天完工,企業將面臨50萬元每天的追加罰款,工期形勢已迫在眉睫?!睋烀飨不貞?,當時的城軌公司正處在極速擴張階段,生產資源充足且利用率極高。但盡管如此,全公司上下能滿足該項目工期要求的盾構機只有6臺,剩下的4臺需額外租賃。定好了方向,朱明喜的思路開始由“怎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向“怎樣創造出最大效益”轉變。
經過與項目團隊仔細研究車站盾構始發段和各條線路的始發、到達時間,他們最終得出“租賃兩臺盾構機即可”的結論?!翱紤]4臺盾構機‘對開’與2臺盾構機在合理使用下所消耗的時間差別不大,只要我們細化工序銜接,就能省出一大筆費用?!笔聦嵶C明,通過方案優化,項目僅在盾構機租賃、吊裝吊拆、砂漿站建設方面就節約了施工成本近千萬元。
主動出擊,占領經營“制高點”
在朱明喜的心中,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創效的機會。機場線地質條件最為惡劣,那些溶洞、孤石等“先天不足”的環境,在朱明喜看來卻是創效的沃土。上場之初,項目即成立了創效領導小組,該小組的職責是結合施工水文地質、地形地貌等特點,及時找出易虧損點,為項目科學決策提供合理化建議。
“找到了必須增加的工程量,我們還要用最快的時間將變更內容放進藍圖?!比粘9ぷ髦?,項目每周定期召開推進會,不定期的開碰頭會,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對策。確保所有施工內容費用充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以朱明喜為核心的“經營團隊”一次又一次向創效山頭發起沖鋒。最終,他們以亮眼的成績,為企業的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做出了卓越貢獻。
多措并舉,培育創效“執行力”
項目的運行管理過程就是資源不斷供給、分配、整合的過程。想要同時管理好8臺盾構機的施工,不僅要有統領全局的頭腦,更要有堅韌不拔的執行能力。在任機場線項目經理期間,朱明喜始終以資源配置為重點,按照施工既定方針下好統籌協調“一盤棋”。
白天,他深入施工現場,策劃調整施工過程中的大小節點、方案并慎重推演抉擇。大到施工組織、不良地質處理,小到盾構機工籌規劃、刀具選型他都堅持親自上手,不僅善于向內部專家咨詢,也樂于向外部同行取經。晚上,朱明喜常伏案辦公桌前,深入研究公司規章制度,結合項目體量龐大、各工序矛盾重重等問題,對項目管理理念和思路量體裁衣。多措并舉的真抓實干,讓項目既在管理過程中有了剛性化的制度依循,又具備了柔性化的調整機制。
謀全局者方能謀一域。在朱明喜的清晰規劃下,武漢機場線BT項目僅用一年半就完成了本應四年時間完成的工程量。過程管理上的勠力同心與資源配置上的因地制宜,讓項目將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實現了施工效益最大化。最終,他們以超責任成本收益率近10%的數據,向企業上交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
用真心為企業創譽創效積極奔走,用行動開辟更加遼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憑借超前的生產經營理念,朱明喜不僅在公司收獲了多項榮譽,更連續兩年榮獲武漢市“優秀建設者”稱號。今年4月,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上,朱明喜身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綬帶備受鼓舞且干勁更足。(審稿/何赟)
朱明喜(中)在施工一線指導施工
武漢地鐵機場線BT項目盾構機組裝
盾構始發準備工作
武漢軌道交通機場線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